让人人有尊严地生活
时间:2022-10-24 星期一浏览次数: |

大家好,我是初二7班的韩竞飞。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世界消除贫困日 —— 让人人有尊严地生活。
上周一是国际消除贫困日,同学们理解什么是贫困吗?
我曾经不太理解贫困。当我们需要什么的时候,难道家长们不是马上给我们买好吗?出门吃饭的时候,我们犹豫的是去哪家餐厅吃饭,而不是担心能不能吃饱饭。当我的父母和祖父母偶尔闲谈起他们贫穷、挨饿的经历,我觉得那是比天上星星还要遥远的东西。
直到我去了柬埔寨。疫情前,当我们还能出国度假时,我们全家去了柬埔寨。柬埔寨小男孩年龄和我相仿,却面带菜色、满身尘土,冒着危险在马路上追着我们的旅行车奔跑,只为推销价值1美元的纪念品。如果他能收入一美元,那么今天他全家的食物就有了着落。在洞里萨湖,当地人住在高脚屋中,没有电、没有自来水、没有卫生间,手指粗细的小鱼是他们唯一的食物来源。竹楼没有窗,漆黑的房间中除了草席没有任何家具。老老少少衣衫褴褛,拦着游客推销各种廉价的纪念品。旅行团中有人同情、有人鄙夷、有人嫌弃,还有人大声斥骂让他们走开,但这些柬埔寨人面无表情,坚持不懈地推销。贫穷已经剥夺了他们的尊严,贫穷使他们卑微,他们所做的只是为了能活着。虽然有大象和壮丽巍峨的古迹,我还是不喜欢柬埔寨。我忘不了追着车子奔跑小男孩的眼睛,那种疲惫、无助和绝望。
中国也曾经是一个贫穷的国家。难以想象的是,在我出生的2009年,中国还有一亿多农民在绝对贫困中挣扎。过去10年间,中国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我陪同德国朋友乘坐高铁,他们对车窗外漂亮的农居赞叹不已;在当年抗日游击队战斗的深山中,我看到的是平整的道路、干净的公共卫生间,有水有电有宽带,还有人们和蔼的笑容。这一切不是凭空而来的,是我们中国人数十年努力工作奋斗得来的。
贫困剥夺人们的尊严,继而剥夺自信、剥夺良知、剥夺希望。“嗟来之食”的施舍只能给予贫困中人虚幻的希望,却夺走最后一点尊严和自信。只有不屈不挠,通过自己的汗水和工作摆脱贫穷走向富裕的过程,才能真正让人人享有尊严和自信。感谢我们的父辈、祖辈以及无数先烈,让我们这一代生活富足。那么,我们将为国家的未来,为民族的复兴做些什么呢?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国旗作证,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