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辩论队获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生华语辩论锦标赛冠军

时间:2023-02-13 星期一浏览次数: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初三12班的张艺涵,也是现任辩论社社长。在刚刚过去的寒假,由我校辩论社社员张艺涵、陈子墨、叶诗天、徐妙恬、严瑞诚、周诗婕组成的辩论队,参加了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生华语辩论锦标赛,并取得了冠军的好成绩。
 
        此外,由毕业于我校的学长学姐余昊天、俞心悦,前任辩论社社长周诗婕与上海惠灵顿学校组成的联队,从上海杯华语辩论锦标赛的74只队伍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冠军的好成绩,在这里我先代表辩论队全体成员, 感谢所有帮助过我们的学长学姐,感谢学校对辩论社的支持,给我们提供了社团课这样一个让大家接触到辩论的非常好的平台,同时也十分支持我们的各种比赛。 我们十分荣幸能够代表学校参赛。我想借此机会,向大家分享我的比赛经历与收获。                     
       
        在比赛过程中,几乎所有场次我们都以三比零的大比分轻松赢下了对手,当然这并不是终点, 今后我们会在更大的舞台上放光芒,而对于这一场比赛来说,我们的成功也离不开每一次备赛时的辛苦付出, 以及每一位选手和帮助过我们的人。于我而言,除了获得了冠军的荣誉,我们也收获了比荣誉更珍贵的东西。
 
        我们的第一点收获是队员之间变得更加信任。在之前的比赛中我一向是尝试在我的环节讲完所有的攻防,但这样会让我语速过快,从而使评委难以接受我的观点,而在我们不断磨练之后, 我不必说出对方的所有漏洞,因为我的队友也会发现这些漏洞,也不必在已经结束的话题上浪费时间,因为结辩时会有一个完美的收尾。
 
        第二点收获是辩论给我们带来的思考的乐趣。知名哲学家凡•达克霍姆认为问题在被思考前都是一片"深邃黑時的幻想"。辩题也是,就以我们这次比赛的辩题举例:应不应该以魔法打败魔法——这不是要讨论一时的举措, 更是在讨论,当时的结果正义和其背后被打破的程序正义之间的关系;安乐死应不应该合法化?这一话题讨论的不仅是一个病危病人的死活,更是政策实行中如何确保自愿,医患关系如何缓和,以及死亡成本降低带来的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每一个问题都需要经过深思熟虑,我们在场下因为不同的价值判断经历了无数次的争吵,一遍又一遍更改统一的口径,翻阅无数生涩难懂的论文只为查询到零星的资料,也许场上我们不会有机会用到,但每一分思考都使我们更了解辩题一分。而在这过程中发散的思维与缜密的思考,就是辩论带给我最宝贵的财富。
 
        最后我想说,我们能走到最后,拿到冠军,离不开英特社团这个大家庭,是社团组织让我们找到了自己超越学科学习的发展空间和机会。新学期开始了,社团招新即将到来,我在这里呼吁同学们积极参与各项社团活动,丰盈自己的校园生活,寻找到自己内心的热爱,谢谢!


供稿:张艺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