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春天的美好,营造良好的心境

时间:2023-02-20 星期一浏览次数:


迎接春天的美好,营造良好的心境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学校心理老师邓婉莹。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迎接春天的美好,营造良好的心境》。


       
        本周是同学们重回校园的第三周,不知你在多大程度上已经适应了校园生活了呢?从上周开始,我们终于告别了连绵的阴雨天,迎来了久违的暖阳。不知你是否抬头欣赏了这份春日的蓝天?不知你是否感受到了阳光洒在栏杆上的温度?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提问:“怎样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有个高赞回答是这样的:“热爱生活的人,能把什么样的生活都过得津津有味。”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挖掘美好,体会到快乐。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做过一个研究,他让参与实验的人每天利用睡前的10分钟写下三件觉得很好的事情,并写出原因。六个月后,研究发现“三件好事”的参与者幸福指数平均比没有参与的人提高了5%,抑郁指数降低了20%!也就是说坚持“三件好事”,能够有效提升个人幸福感,减少抑郁情绪的发生。

        所以在此,我发起倡议,每位同学从今天开始,试一试这个“三件好事”的练习,尝试着把自己生活中的快乐小事记录下来,与人分享。这个练习一开始会有点难,我们可能很难罗列出生活中的好事,更别说三件了。但是如果我们绞劲脑汁去思考,生活中那些被我们忽视掉的好事(不管大事小事)便会逐渐浮现在脑海中。这些事可以是自己做的事情,可以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也可以是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比如看到教学楼旁的樱花开了,比如在学校广播听到你很喜欢的一首歌曲,比如在食堂买到了一块喜欢的蛋糕等等。

        当我们写下这些好事的时候,我们心里就会感觉暖暖的,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快乐、感恩等积极情绪。而且如果我们能够坚持每天在本子上(或心里)记录三件好事,久而久之我们感受和品味美好的能力会增强,看待事物的视角也会慢慢发生变化,能够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积极方面,也能够从更积极的方面解读已发生的事情。

        同学们,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我认为不在于外貌、体型,也不在于显性的物质财富、社会地位,而在于人内在的认知和思维。生活中难免有痛苦和缺憾,有的人,看到身边的人远远超过了自己,就心生焦虑,拼命地去追赶。结果无论是否追赶上了,都感觉精疲力竭,仍然不觉得幸福。须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节奏,都有自己的最佳时期,哪有必要强行比较呢。你不必活成别人眼中的风风光光,活出你自己眼中最好的样子,就足够好。

        诗人余世存在《时间之书》中写道: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要相信,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用心地感受每一刻的幸福,那么一切美好自会向你奔涌而来。
同学们,如果在学期中你遇到了任何烦恼和情绪想要倾诉,欢迎来心理辅导室坐坐,和两位心理老师说说心里话,或者给解忧信箱来信。英特心理辅导室的地址在钟楼二楼5212,开放时间是中午12:30-13:10,以及下午16:40-17:20。祝愿同学们在新的一周里活力满满,幸福快乐!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