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雷锋精神,争做志愿先锋
时间:2023-03-06 星期一浏览次数: |
同学们,2023年的3月5日,也就是昨天是第60个学雷锋日,也是第24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首先,我想先给大家讲述一个关于奉献精神的小故事:
伊敏江·库尔班家住新疆疏勒县草湖镇,是维吾尔族同胞。他生活的地方,在河南援疆干部的帮助下发展得越来越好。因此,当伊敏江·库尔班在网上看到河南暴雨灾情时,第一反应便是自己能做什么、要做什么,必须做什么。自己的生活受到了河南人民的帮助,在河南遭遇暴雨灾难的时刻,自己也必须为河南人民贡献一份力量。抱着这样的信念,伊敏江·库尔班召集了180名维吾尔族打馕人,耗时8个小时打出一万个馕。伊敏江·库尔班说:“不管多远,我一定要亲手送到他们手中”。因此,他和两名司机轮流驾驶装满馕的面包车,由新疆疏勒县抵达河南周口扶沟县,完成了这场跨越九千里的爱心援助。“56个石榴籽,一个也不能坏!”他将56个民族比喻成56个石榴籽,心中满是力量,话语铿锵有力。他只是一名普通人,但他愿意将自己曾经收到的温暖和爱,尽其所能地回馈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把爱传递下去。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付出是为了收获。帮助可以使我们获得他人的赞赏,获得内心的满足,亦或是提升自我价值感。给予他人支持对自己也有着积极作用,会使自己产生积极的心境。这样说也许有些功利,但为了获得积极的回报而去帮助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好。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对处于现在越发功利的社会环境下的我们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从中也可看见雷锋精神的内核——奉献精神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设想一下失去了奉献精神的校园:看到同学受伤或身体不适而袖手旁观,或是在同学伤心沮丧时冷眼相向,每个人都带着目的性,注重个人利益,以自己为中心而生活着,不在乎他人的想法,更不在乎集体是否有损失。这样的环境无疑是黑暗和丧失人性的。所以,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是永不过时的。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营造“弘扬雷锋精神,争做志愿先锋”的英特志愿服务文化氛围,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弘扬雷锋精神,做奉献基因的传承者: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找到“大我”与“小我”的契合点,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把学习雷锋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在互帮互助中彰显青春本色。
弘扬雷锋精神,做志愿服务的践行者: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积极参加关爱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等群体的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参加服务社区活动,让“人人都做志愿者”成为一种行动自觉。
弘扬雷锋精神,做文明新风的引领者: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也属于青年。我们要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推动雷锋精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与时俱进,推动志愿服务在校园中的浓厚氛围。
伊敏江·库尔班家住新疆疏勒县草湖镇,是维吾尔族同胞。他生活的地方,在河南援疆干部的帮助下发展得越来越好。因此,当伊敏江·库尔班在网上看到河南暴雨灾情时,第一反应便是自己能做什么、要做什么,必须做什么。自己的生活受到了河南人民的帮助,在河南遭遇暴雨灾难的时刻,自己也必须为河南人民贡献一份力量。抱着这样的信念,伊敏江·库尔班召集了180名维吾尔族打馕人,耗时8个小时打出一万个馕。伊敏江·库尔班说:“不管多远,我一定要亲手送到他们手中”。因此,他和两名司机轮流驾驶装满馕的面包车,由新疆疏勒县抵达河南周口扶沟县,完成了这场跨越九千里的爱心援助。“56个石榴籽,一个也不能坏!”他将56个民族比喻成56个石榴籽,心中满是力量,话语铿锵有力。他只是一名普通人,但他愿意将自己曾经收到的温暖和爱,尽其所能地回馈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把爱传递下去。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付出是为了收获。帮助可以使我们获得他人的赞赏,获得内心的满足,亦或是提升自我价值感。给予他人支持对自己也有着积极作用,会使自己产生积极的心境。这样说也许有些功利,但为了获得积极的回报而去帮助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好。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对处于现在越发功利的社会环境下的我们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从中也可看见雷锋精神的内核——奉献精神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设想一下失去了奉献精神的校园:看到同学受伤或身体不适而袖手旁观,或是在同学伤心沮丧时冷眼相向,每个人都带着目的性,注重个人利益,以自己为中心而生活着,不在乎他人的想法,更不在乎集体是否有损失。这样的环境无疑是黑暗和丧失人性的。所以,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是永不过时的。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营造“弘扬雷锋精神,争做志愿先锋”的英特志愿服务文化氛围,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弘扬雷锋精神,做奉献基因的传承者: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找到“大我”与“小我”的契合点,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把学习雷锋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在互帮互助中彰显青春本色。
弘扬雷锋精神,做志愿服务的践行者: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积极参加关爱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等群体的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参加服务社区活动,让“人人都做志愿者”成为一种行动自觉。
弘扬雷锋精神,做文明新风的引领者: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也属于青年。我们要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推动雷锋精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与时俱进,推动志愿服务在校园中的浓厚氛围。
供稿:学生会志愿者部部长 高一6班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