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一体、科学进步
——记余杭区初中语文90初级培训班暨余杭学区语文教研活动

时间:2023-03-13 星期一浏览次数:


        3月7日,余杭区初中语文90初级培训班暨余杭学区七年级语文教研活动在我校报告厅有序开展。本次活动由英特初中语文教研组长陈佳老师主持,并邀请了区教育发展研究学院许永明老师莅临指导。
 
        许永明老师一开始先向余杭区参与培训的各校老师简单介绍了这次余杭区培训班的一些具体安排、要求、作业等。许老师明确,本次培训为研训活动结合、线上线下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预习培训总时长为11.5天。
 
        接下来,我校吴纪娴和祝盈盈老师相继展示了公开课,让各位来宾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英特灵活生动的语文课堂。
 
        吴纪娴老师在《地狱好鬼,世间末路人——探讨<骆驼祥子>的悲剧性》一课中,别出心裁地设计了祥子的“品质树”,并将上节课总结出的祥子品质挂在“树”上。这节课吴老师则是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同学们分析孙排长和孙侦探、杨太太、虎妞三组人对祥子的“驱逐”,从而探究祥子身上“失去”的品质及背后的社会原因。吴老师在层层推进下,一步步引导学生意识到祥子的悲剧是注定的,在这样的社会下祥子注定是无望的。
 

 
        祝盈盈老师在《孔乙己》一课中,巧妙地新编课本剧,从小说中除主人公外的其他角色入手,如酒客、小伙计、掌柜,由他们的人物形象去看孔乙己的命运。祝老师在课堂中循循善诱,抽丝剥茧,让学生领悟到鲁迅先生口中“这个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祝老师最后指出,鲁迅先生还是想给社会保留一点希望的,并以鲁迅《热风·随感录》中的一段话作为课堂的结束:“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光,发一份热。”
 

 
        课后,许永明老师简单点评了两位老师的课。许老师指出,两位老师的课堂都是符合新课标“项目化学习”要求的,并进一步阐述,“项目化学习”的四个要素,即真实情境、合作学习、任务驱动、思维探究。其中,思维探究是核心要素。最后,许老师总结,一堂好课好不好:一看孩子的学习兴趣;二看孩子的投入;三看课堂的效果,各位老师深受启发。
 
        下午,许永明老师分享了《大视域学评  思核心素养——谈新<课标>下语文“学教评”一致性》的主题讲座。许老师一开始即表明,“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理论并未发生变化。其中,语文的工具性是第一位的。而新课标也是倡导语文的“综合运用”。接下来,许老师条分缕析地为老师们讲解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的四大主要变化:一是价值引领文化;二是素养为纲,任务为导向;三是立足生活实践的主线;四是强调语境、主题统整。
 

 
        许老师重点说明了语文的四大核心素养: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及审美创造。许老师指出,“通过语文学习,学生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许永明老师对语文教学的本质作了深刻的剖析,同时也展示了大量优秀的教学案例让在座的老师们深受启发。
 
        培训的最后,我校陈佳老师对今天的研修活动进行了简单小结,同时向许老师的精彩分享表达了谢意,并期待各位同仁以后多在英特相聚,彼此多切磋交流。
 
初中语文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