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促成长,思维碰撞增实效
——高中数学组教研活动
时间:2023-03-13 星期一浏览次数: |
为了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高效性,3月9日下午杭州英特外国语高中数学组开展了“同课异构”的教学研讨活动,积极探讨教学设计,多角度深度思考,实现“减负增效”的教学效果。此次“同课异构”的课题为人教版必修一《1.3.2补集》,由王琳琳老师和吴秀萍老师进行公开课展示。相同的教学内容,两位老师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为大家呈现了高效课堂的精彩魅力。
王琳琳老师以与数学课代表的问答对话引入课题,教学设计的思路清晰、教态热情饱满。同时王老师充分考虑到班级学生的学情,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适当提高。面对学生对概念初理解和运用的偏差,王老师循循善诱,既能很好的掌控课堂节奏,又不失亲和力。同时教学过程中,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

吴秀萍老师采用聊天截图引入,并引导学生深度剖析,将提炼的信息用数学的语言表示。然后从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两个方面表示补集。教学过程中,吴老师非常注意细节的处理,比如符号问题、概念的解读等等。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至多”、“至少”,吴老师不仅从文字的角度解释,也从数学的角度解释。最后吴老师的课堂小结采用拟人的手法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以补集为第一人称写了一段自叙来总结自身特点。整节课框架清晰,过程流畅。

随后,两位上课老师就各自的教学设计思路进行了说课,所谓教无定法,各具特色。紧接着是评课环节。刘桥镇老师、王路老师、张慧娟老师、徐欢眉老师进行了评课,对两位老师给予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小建议。
同时朱成敏校长从大概念的角度讲解了本节课的备课思路,提出教学过程中应该给机会学生多思考,课上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想法,这使组内老师受益匪浅。朱雪华校长评价看到了老师们的成长,两位上课老师对于课程的把握精准。对于如何有效教学,朱校长从自身丰富的经验出发给出了独到的看法。
同课异构展教师风采,显育人匠心。本次活动为老师们在互相学习、同侪互助、共同提升方面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使老师们在思想上发生了深度的碰撞。
供稿:张梦琪